名誉会长—郑连发:串联出闽商资本宏伟蓝图

作者:       来源:

郑连发  中鸿基投资控股集团、海峡金融资产交易所   总裁

郑连发:串联出闽商资本宏伟蓝图

    曾几何时,中国“80后”青年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作凯鲁雅克创作的畅销书,描述了不思进取,没有生活目标的年轻一代的生活。然而,事实北非如此,当盖茨60岁、杨致远50岁、陈天桥40岁的今天,一些“80后”企业家不断浮出水面,他们之中不少人有了百人的团队,有了过亿的资产,人们在惊叹他们的年轻的同时,还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作为。
今天采访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中鸿基投资控股集团、海峡金融交易所的总裁郑连发先生。他是商会最年轻的常务副会长,也是近几年商会中成长较快的商人。
 
在商人中间发现商机
    走进位于北京CBD商圈的嘉盛中心41层中鸿基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办公室,郑连发正对着落地窗外林立的栋栋高楼打电话。从他的言语中得知,第二天下午他要飞到湖南参加湖南福建商会的活动。成功人士虽有各自不同的成功方法,但是都不能逃脱一个共同点,就是接不完的电话、跑不完的活动。作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京华事业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厦门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监事长,郑连发算是一名成功人士了,而且刚刚三十出头,典型的“高富帅”。风华正茂的他身兼多个社会职务,此次去湖南,也是为了接受湖南福建商会予以他名誉会长的聘请。
 
    32岁就能被聘请为名誉会长,这好像跟商会“论资排辈”的惯例不符。但是,了解郑连发的人都知道,他在商会的资格并不年轻。2006年郑连发就加入了北京福建企业商会,他坦言这是他创业之初最大的收获。
 
    闽商精神里面有四个字 “顺势而为”,这点在郑连发的创业路上尤有体现。在“抱团发展”、“整合资源”成为一种时尚的中国商界, 06年刚刚来到北京创业的郑连发就已经走进了京城的闽商帮圈子。通过商会的平台,郑连发结识了众多闽籍精英,在这些前辈身上学习经商经验的同时,他发现了商会模式下潜藏的商机。商会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企业家搭建合作融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互利共嬴,携手发展。沿着这条“共赢”的道路,郑连发找到了一条专门对口金融领域的通道。
 
    “中鸿基可以说是福建商会大平台下细分出来的一个金融载体,聚集各个领域的闽商精英,成立以多种形式存在的闽商互助基金,他们可以是中鸿基股东的股份,也可以是担保、小额贷款、第四方金融延伸品服务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灵活运用。这种经营模式首先在北京闽商的圈子中发芽而出,然后在其他地方省市的福建商会基础上拔地成长,发展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闽商财团。中鸿基是一个在商会平台上诞生的企业,这是一种创新的企业模式,也是唯一依托商会创立的企业模式。”郑连发介绍说。
    商人们之间的合作,说白了就是一个搭伙逐利的过程,但是如果合作双方懂得将彼此之间的关系作为战略目标去经营和维护,那么这种良性的合作则可以标榜为“信任”与“义气”,成为名副其实的“精诚团结”,可以长远合作。郑连发所筹划的闽商“资本共赢”蓝图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良性合作,所以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说服、吸纳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参与中鸿基。事业初期,充足的规划必不可少,从06年筹划、07年运行、08年成立,中鸿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阶段,在这期间郑连发完全割舍掉了石材装饰业务,不断学习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金融这块领域中。与此同时,他在商会中建立了成熟的人际关系。起初在商会,郑连发只能算是“毛头小孩”,那么他凭什么获得前辈们的信任呢?郑连发风趣地说自己属猴,也像猴,而且是一只耐心的猴子。一方面要懂得左右逢源的公关技巧,另一方面要肯付出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对方沟通。为了说服第一个股东陈永要,郑连发下了很大的功夫,一边苦口婆心,一边投其所好,陈永要慢慢相信并接受了这个年轻朋友的建议,至今两人合作都非常愉快。通过点对点、单对单的经营,郑连发在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中积累了十几个股东,为中鸿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注金融所以快速成长
    完成了北京闽商的“原始积累”之后,郑连发就把眼光投向了其他省市的福建商会。在这个讲究大联合、大发展的经济繁荣时期,商帮内的合作就顺理成章起来。利用兄弟商会之间的联合力,到了黑龙江就找黑龙江福建商会,到广东就找广东福建商会,从北到南,郑连发一路打通了几个省市福建商会的关系。他认真准备理论内容和PPT展示材料,到各地商会给那里的闽商进行中鸿基“闽商资本”的理念演讲。另一方面,以北京现有的实操基础做理论支持,很快这套金融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吸引了不少合作伙伴。
    由于“中鸿基”的经营模式简单稳健、运作成熟,很多商会都想效仿,郑连发就帮助这些有意愿的商会组建另一个“中鸿基”。董事会曾质疑这种无偿帮助是否泄露商业秘密。但是郑连发说:“闽商资本是全国性的,整合全国各地的闽商力量是中鸿基成立的初衷,让更多的闽商在中鸿基互助共嬴的金融体系下发展壮大是中鸿基不断努力的方向。”中鸿基就是这样迅速在全国各地辐射,从十几个股东扩大到上百,从2000万的管理资产发展到百亿,涉及金融、地产、PE股权等业务,成为拥有泛金融牌照7块、各地下属公司达二十几家的集团公司。
 
    在各类金融资产品呈井喷式增长的环境下,郑连发投入了一个新的金融产业——第四方金融交易服务平台。2011年11月26号,海峡金融交易所揭牌,这是郑连发事业的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新的跨越。海金所立足于闽商、台商,服务于海峡两岸三地金融市场,秉承金融创新先进的理念,精准高效的交易模式,闽台优势的资源平台,给广大闽商台商搭建起了一个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场所,创造了更加便捷精准的金融通道,使闽商金融资产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从中鸿基到海金所,郑连发的事业在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闽商资本运作这条轨道。此次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赴陇投资考察,郑连发又带去了新想法——在甘肃推行闽商村镇银行。这是郑连发开始运作建立“闽商银行”的第一步。闽商具有爱拼敢赢的精神,但闽商更要有抱团发展的精神,郑连发计划打造一个属于闽商自己的资金信用平台,更加灵活快速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闽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心。真正落实“取之于闽商,用之于闽商”的信念,共享资源抱团发展,为闽商这个巨大的商帮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以郑连发做事的魄力来看,这个计划并不难实现。
 
像孙悟空一样懂得“请神”
    近几年投资渠道的灵活多样化,让资本运作越来越活跃,然而过于活跃的反面就是导致经济结构失调,闹剧频出,民间资本信用危机像流感病毒一样危害着金融市场。福建商贾长久以来一直钟情于搞矿山开发、建筑装修等实体经济,而并不善于琢磨飘渺的资本运作,但当看到梦幻的投资回报之后,有些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资金一股脑儿倒进了资本市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血汗幻化成了泡影。作为民间资本运作者,郑连发却不担心:“中鸿基在整个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没有受到波及,因为我们一直严格按照市场规范标准运行,并且有专业完善的法务团队,非常重视稳健的经营。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一味急速扩张追求高额回报,跨地域跨行业地投资是盲目且不理智的。风险控制与追求利润总是呈反比例关系,在这两者中间选择,我们永远会选择在稳中求胜。”
 
    “维稳”好像与郑连发的性格与行事风格有些不符。生意场上,郑连发雷厉风行,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在“果断”的背后,是他自己对行业的专注,是团队对事业的支持。在金融这个行业中,最后的竞争体现在风险控制的能力上,做好金融风险控制必须有专业人才与专业能力,而光靠郑连发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郑连发属猴,有人戏说他像孙悟空,他如此解释说:“孙悟空不是万能的,他懂得请神帮忙,我的事业走到今天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靠团队一起努力才将事业做起来的。”所谓“千金买宅,万金买人”,郑连发舍得用重金去打造中鸿基的核心团队:“团队和股东都是合作伙伴,对待员工也要多沟通多了解,给他想要的,才能留住人才。”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郑连发作为闽商资本管理平台的策划人,正一步步地积累着手中的筹码,等待着一鼓作气,一炮而响的时刻。福建商帮的扩大和团结的趋势是必然的,这个蒸蒸日上的团体从不缺资金,也不缺活力,对于闽商资本的运筹我们有信心,对于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事业的成长与腾飞,我们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