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福地桃花源
作者: 解黎晴
来源: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每当人们伫立在桃花山牌坊门前,默诵着桃花源这幅著名的楹联,心底便像武陵溪奔涌着无穷无尽的幸福。
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文以景传,景因文盛,文景融合,交相辉映,桃花源盛名远播,千古流传。唐末道教宗师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中认为桃花源属天下三十五洞“白马浪光”之天,并享有四十六福地“绿萝晴画”之称和潇湘八景“渔村夕照”之誉;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钦赐“桃川万寿宫”瘦金匾额,致使桃花源成为与南岳、武当、峨眉齐名的我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这里,不仅山美,有千年古松,万竿翠竹;水美,有幽涧鸣泉,碧湖波光;路美,有小桥流水,斜阳古道;建筑美,观阁争奇,亭轩媲幽;历史美,文星集贤,僧道留踪;神话美,灵龟镇潭,陈碧凿洞……而且,自古就有祈福和摸福的独特的习俗。
桃花源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的灿烂多彩的桃花源文化,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当代整个时光流程,其内容有商周文化,以屈原《涉江》等为代表的楚文化,以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为代表的晋文化,和在陶记陶诗的影响下对世外桃源的精神追求所派生的历代文明,特别是唐宋文明;也包括以儒家为代表的入世文化,以道家为代表的出世文化,以及富有乡土气息的各种民俗文化。桃花源文化既有我国东南文化的温馨,又有西南文化的粗犷,代表着我国整个南方文化的特色。无论从桃花源文化的渊源和个性上来寻根,还是从桃花源文化的核心和真谛上来溯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迷人的魅力。桃花源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的风景名胜,其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人际氛围,和谐融洽的物我境界……已愈来愈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因为桃花源聚集着福文化的精粹,自古至今修筑的建筑——福星亭、福寿碑、遇仙桥、瞿仙馆、望仙阁、灵仙之府……洋溢着洞天福地的祥瑞气象;以桃源八景之首“桃川仙隐”命名的千古胜迹,则波涌着千年不衰的绵长福泽。特别是久享盛誉的古今名流与世外桃源不知结下了多少美好的福缘。《常德府志》(嘉靖版)载,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盛夏,东汉名将马援五溪征蛮,三军中暑,桃花源百岁老妪敬献祖传秘方——“三生饮”,将士们趁热痛饮,蒙头一睡,百病全消。据说老妪是上天派来的仙人——被首推为祛病纳福的先河。朗州司马刘禹锡眷恋福地山水,表现最甚的是在一年的八月十五夜,他站在桃花源的最高山通宵赏月,沉浸在“群动萧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的美境,诗人也像升上了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翌日朝霞满天之时,仍久久不愿离去。元和初,刘禹锡得知地方豪强霸占宝地,挥毫写下遒劲凝重的“桃源佳致”并勒石保护——虽遭贬谪,但仍不失一颗匡扶社稷、挚爱河山的忠贞之心,刘禹锡题碑佑福的义举气壮山河!时光的金梭织到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江泽民莅临桃花源,在逶迤神秘的武陵溪问津,在千树盛开的穷林桥观花,在壁立沅江的黄闻山听涛,在潇湘卓绝的水府阁品茶,并挥如椽大笔留下墨宝,这不仅是桃花源的骄傲,更是武陵人的自豪。
通过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连续三期的修复﹑开发、培植和建设,桃花源修筑的各类建筑面积已达23.9万平方米,封山育林近一万公顷,植树40多万株。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巨,标准之高,效果之好,都展现出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高度,使桃花源这块蒙上道教仙境神秘面纱和蕴含厚重陶潜文化的洞天福地,以其秀丽的名胜风姿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无数海内外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杳杳奇踪悠悠乐土,更是他们追求和平、安宁和幸福所向往的人间胜境。
桃花源民风民俗中以“祈福”“摸福”为依托,以“奔福”“展福”为内容——自古至今一脉相承、众生仰求的福文化,传颂着昌荣佑民的神奇,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绚丽奇葩,也是桃花源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
在黄菊吐蕊、腊梅飘香的美好时节,置身“福地”说“福”,并借“福”节的福气和桃花源的山水灵气,祈望世人幸福美满,福至心灵,五福临门,过上陶渊明先生向往、寻觅的“世外桃源”美好生活!
上一篇:嘉庚精神:永远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