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心灵史
正在热播的《北京青年》,号称是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的结尾篇,但是看着更像是赵导演的中年危机之作,剧中大姑娘小伙子的扮相年龄偏大,明摆着已经是后青春期了。另有几个中年爹妈出来为人处世都很屌丝状,仿佛为特别衬托和强化他们怒放的青春似的。至于剧中主题之“重走青春”,无非是赵导演“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理变形而已。不过,这部失败的青春偶像剧,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小资青年的小叛逆心态到中产家庭的不成熟状态,倒是一种曲折而真实的影射,由此,强力推荐一部美国中产阶级心灵史长篇小说《自由》(南海出版公-司)。
翻译成中文将近五十万字,六百多页的《自由》,读来酣畅淋漓,特别过瘾。如果改编成影视,应该是电影《美国丽人》和电视《绝望主妇》的混合版,性、爱情、友谊、金钱、权力、抑郁、孤独、绝望、幻灭、伤感、希望、重生……兼之美国社会的流行文化、商品时尚、网络经济、媒体暴力、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甚至还有其两党政治,总之,是中产家庭众生相和美国社会全景式描写。所以,要隐-私有隐-私,要公益有公益,你想看什么就有什么,当然好看。
就书中人物与故事而言,有家庭、婚姻、代际关系盘根错节,其实细说起来也不复杂,不过就是女主角帕蒂和丈夫沃尔特、情人卡茨之间的纠葛。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帕蒂出生在一个议员之家,父母是虚伪的政客,对孩子们缺少关爱,她就用一生反其道而行之,嫁了个老实本分的沃尔特,做全职妈妈相夫教子,溺爱儿子乔伊。想不到十几年之后,乔伊却因为和邻家女孩的情事,与她断绝来往,杰西卡也重蹈她的叛逆青春,而帕蒂自己则开始酗酒,与丈夫的挚友卡茨偷情,离家出走。上述情节框架,由各个角色的视角分别陈述,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生的远近高低各有奋争与宿命。最终,到底是畅销书的底色,好莱坞剧情片的大团圆结局,帕蒂和沃尔特重修旧好,卡茨完成浪子音乐事业,乔伊在泛性-交际中找到真爱,杰西卡也知道了如何在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中做自己。还有一众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友们,也都从此过上他们各自想要的幸福生活。这个结尾对于整部小说算是败笔,不过,考虑到书中的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描绘,大概美国人民也确实很需要这样的安慰。小说为什么取名为《自由》呢?封面一行小字点题:“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哦,对现实的批判性,又被宿命式的语言颠覆掉。
这种颠覆,既是小说实力也是营销姿态。作者乔纳森·弗兰岑,1959年出生于美国,作品曾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和美国国家图书奖,据说是近十年来唯一能够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作家,奥巴马总统曾因在《自由》上市前阅读样书而引发舆论不满;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力邀他上节目,但被其拒绝;作为文学标杆的《巴黎评论》2010年冬季号推出对他的专访,并将之列入以海明威、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国伟大小说家”的阵容。很夸张吧,但读读《自由》的文字,仅就小说语言层面的水准而言,还真有些大师气象。
抛开小说翻译环节种种的可能问题,《自由》的语言,成功地制造出了中产阶级层次错落的心灵空间。比如,放浪的卡茨之与女人“女性身体本质上的同一性,并不排斥无穷无尽的多样性”;而他对自己衰老的体察,也是在身心分离的意识中产生“老卡茨已经沦落到了这种地步:被自己的歌声打动了”。再比如绝望主妇帕蒂抗拒日常生活的平庸性,从反省使用信用卡开始:“使用现金要求你做加减法。还得注意那个给你找钱的人。也就是说,有那么一小会儿,你无法百分之百地酷着,无法百分之百地沉浸在你的小世界当中。可是用信用卡就不必如此了,你只需要冷淡地把卡递出去,然后再冷淡地收回来。”
很奇怪的,中国近几十年来的进程,中产阶层的努力奋斗与对这个阶层在文学艺术上的整体轻蔑同步进行,奔小康的行动与乌托邦的梦乡,像白昼与黑夜,分割开人们对中产阶层的印象。亲情、温情、友情,甚至色-情,都可以分配给中产阶层去享用,而讲到文艺化的内心活动与心灵空间,似乎就没有中产阶层的社会配额。在标榜有人文关怀的纯文学旗帜下,中产阶层男女们多数是一副副猥琐无聊的嘴脸,恰如《北京青年》里的庸碌爹妈。从为中产阶级争取内心活动和心灵空间的存在感的角度上,《自由》可以当做一部有现实关怀的范式阅读文本:人物不少,事情不多,线索清晰,语言的批判性与抒情性兼备,搁在当今中国纯文学作家作品当中,亦算得上“无愧于时代”的写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