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映武黄花集团申请破产
本报记者王琛周悦实习生王晓东许文文衡阳祁东报道
2012年底,湖南映武黄花集团因资不抵债申请破产。巅峰时期,这家企业曾经占据了全国黄花菜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
在其短短十余年的兴衰历程背后,是一位乡镇企业家和几十万名黄花菜农的致富冲动,以及贯穿始终的政府推手。
对于政府,集团创始人李映武这一代乡镇企业家大多有着一种烙印在血液中的敬畏、尊崇和信任。正因为如此,集团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做大,一举垄断湖南祁东县黄花菜的9成份额,并带动黄花菜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也正因为如此,集团忽视市场经济规律来为政府“分忧”,宁愿承担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企业亏损的风险,也要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最终负债累累,为企业破产埋下了伏笔。
尽管这样,当背井离乡的李映武在陕西大荔县谋求东山再起时,其信心还是来自于“当地政府很支持”。
衡阳市祁东县石亭子镇罗江村,近二十年来,这个湘南的普通村庄一跃成为“中国黄花第一村”。这些变化与一个人的创业故事息息相关。
村中操场的“主席台”上,挂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人与他的合影,这里由他出资兴建,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
这位在罗江村“前无古人,恐怕也不会有来者”的人物叫李映武,湖南映武黄花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照片上的他永远是白衬衣配深色西裤,身材清瘦,皮肤黝黑,如果中国农民有一张标准脸谱,那应该就会是他。
1997年成立公司后,李映武曾经一呼百应,带领整个祁东县抢占全国黄花菜市场70%的份额。他的生意关系着祁东县几十万名黄花菜农的腰包。
2012年底,映武黄花集团终因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李映武也不得不出走他乡,留下的是3.67亿元的巨额债务,还有祁东县18万亩前途未卜的黄花菜田。
保鲜技术催生黄花产业
1953年,李映武在罗江村呱呱坠地。那一年,同为民营企业家的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2岁,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14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还要等到11年后才出生。
虽然黄花菜在当地已经有超过500年的种植历史,但是在李映武发迹以前,祁东县的主要农作物仍是红薯、小麦和水稻。上世纪90年代初,祁东县的黄花菜种植面积还不到3万亩。
到2012年底,黄花菜已经成为祁东县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8万亩,罗江村更是冠上了“中国黄花第一村”的名头。
在罗江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委会会计周安生说,“整个祁东县的黄花产业能发展起来,全靠李映武。”
在村民眼中,少年时的李映武再普通不过。“农村的孩子除了读书就是在生产队劳动,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不同。”罗江村村支书李聚宝比李映武小五岁,但辈分高,“即使他当了董事长,也一直叫我叔叔。”
从学校毕业后,李映武先后在祁东县氮肥厂和石亭子镇中学工作。1986年,追随当时的“下海”大潮,李映武辞去了在学校的工作,开了一个黄花菜的代销店,正式加入了收购黄花菜的行当。
“那时候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菜贩子,做得比他大的有很多。”李聚宝自己也曾经做过黄花菜的生意,在他看来,那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行当。
当时,黄花菜并没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加工方法。黄花菜只能在7月至9月采摘,菜农必须赶在每天日出之前采摘完毕,而且要在3个小时内经过第一次加工处理,否则一旦开花,就失去了作为食品的价值。同时,黄花菜需要经过日光晾晒,遇到下雨天,收上来的黄花菜也会报废。
与几乎所有的第一代乡镇企业家一样,李映武在创业初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他时常和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一起调研、做实验,最终研制出“黄花菜脱水保鲜加工方法”(简称保鲜法),可以使黄花菜的保质期大幅延长。
“这个方法完全改变了以前靠天吃饭的情况,不怕下雨了,对老百姓影响很大。”李聚宝回忆说,保鲜法实验成功之后,李映武挨家挨户向“叔叔婶婶”们宣传这一成果。罗江村的十四个村民小组中,有七个以李姓为主,李映武的辈分并不高。
向村民传授保鲜技术,使得李映武的威望逐渐提高,他成为了罗江村的“领袖”。
1994年,生意越做越大的李映武以罗江村为大本营,创办了全国唯一的黄花菜销售集团——黄花集团公司,拉着整个祁东县踏上了立足黄花菜的致富之路。
那一年,刘永好的希望集团在各地发展起27家分公司,李经纬将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行星取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而马云还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老师。
政府支持,以保护价敞开收购
“先进技术”“龙头企业”“农民增收”,黄花集团拥有一系列能让地方执政者备感兴趣的标签,它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祁东县政府的注意。这个资源并不丰沛的县城找到了一条捷径,来打造一个“全国第一”,黄花菜由此成为了历届祁东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
1997年,祁东县决定将黄花菜打造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并制定了“五年发展十万亩黄花”的大战略。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会议上做了规划和部署,除了资金上的扶持,并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领导班子,对黄花菜的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
李映武的“黄花菜脱水保鲜加工方法”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技术辅导中最关键的一环,借由这一机会,他也迅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李映武与几任县委书记、县长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他参与到了整个祁东黄花菜产业的规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也就是在那一年,李映武在一位前来视察的领导的鼓励下,与祁东县黄花菜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承诺无论市场情况如何,公司敞开收购,“有多少收多少”。同时,还承诺黄花菜收购价格每年上浮2%,此后,从每斤6元到8元、10元,菜价一路飙升。最高时,一亩黄花菜每年可以为农民带来5000-6000元收入。
一时间,种植黄花菜并卖给黄花集团,似乎成了只赚不赔的“铁饭碗”,而黄花集团也俨然成为了祁东县黄花产业发展的“代理人”。在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刺激下,祁东县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黄花菜种植热潮,到2001年,祁东县共有6.8万户农户在合同上签字,近40万名农民登上了李映武的黄花菜航母。
“那个时候整个祁东90%的黄花菜都被他收了,给他送菜的人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开始排队。”周安生指着距离操场不远的一处院子说——那里,正是黄花集团在罗江村的总部,是村里最大的一组建筑,也曾经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这样,整个祁东县的黄花菜每天源源不断地涌向罗江村。
黄花集团越做越大,黄花菜逐渐成为罗江村、祁东县的支柱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李映武在罗江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每年会有几十个考察团、检查团,各路领导前来视察,除了接待领导,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跑市场、开座谈会。
在祁东县的重点扶植下,2001年9月,黄花集团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料显示,2001年,祁东县黄花菜产量已经由1994年的3000吨增长到2.8万吨,价格由每公斤3.8元提高到10元以上。
在2001年12月的一篇内部讲话稿中,李映武骄傲地宣称,产区菜农每年从黄花菜中获得的收入由1994年的1140万元上升到2.8亿元。他也提到,2001年企业销售额为创纪录的2.9亿元。
这意味着,不考虑其它成本,黄花集团当年利润仅有1000万,而在2000年销售2.2亿元的情况下,集团就缴纳了1000万税收。
2003年,李映武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个带领全县打造黄花菜产业的人,成了罗江村的骄傲。也就在那一年,刘永好带领新希望集团进入成都、大连和上海的房地产业,李经纬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而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后,又开始创建支付宝。
“毒菜风波”爆发,不计亏损收购
2003年,雄心勃勃的李映武将黄花集团总部迁至衡阳高新开发区,并更名为湖南映武黄花集团,公司通过贷款投资1.06亿元建成了一期速冻保鲜、冻干黄花菜生产线和黄花方便面、红薯粉丝、米粉生产区,进军深加工领域。
就在李映武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一场“天灾”突然降临——2004年沈阳查获24.5吨焦亚硫酸钠超标的黄花菜,随后全国各地均查出超标黄花菜,“毒菜风波”在全国迅速扩散开来。
四年后的河北石家庄,因为三聚氰胺,中国乳制品行业也出现了一次大危机。与三鹿集团不到一年就破产的快速相比,映武黄花集团当时并未受到致命打击,因为,政府在关键时刻拉了李映武一把。
2004年上半年,全国黄花菜销量锐减三分之二。映武黄花集团遭遇历史上从未有过的2000余吨黄花菜滞销困局,与此同时,拖欠1.44亿元到期贷款无力偿还,1.71亿元收购资金难以筹措。李映武将资金出现缺口的情况向省政府进行了汇报。
当时,省政府一份名为《关于祁东县黄花菜产业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文件也显示,会议主要做出了两个要求:湖南映武黄花集团要立即启动黄花菜收购工作,加大黄花菜收购力度;农业银行要按照协议额度,8月25日前为湖南映武黄花集团提供5000万元贷款,用于黄花菜收购。
2004年,由省地方金融证券办、省农办、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办、省农业银行等单位组成的小组赴祁东调研,正是这一次的调研最终确定了贷款的额度。
“那天下大雨,一大早李映武就把我找来,说今天非常重要。”李聚宝至今还记得,调研组来罗江村的那一天,李映武紧张的样子,“他一整天都没怎么跟我说话。”
事实上,2004年省农行给予映武黄花集团授信的总额度达到2.15亿元,相当于当时公司流动资产的146%。
有了银行贷款,李映武收购黄花菜的脚步越来越快。2004年,映武黄花集团依靠贷款、按合同保护价收购了全国80%的黄花菜,共计4万余吨。
也就是在2004年,由于产品滞销,映武黄花集团亏损6700余万元,运转不到一年的衡阳深加工厂区也被迫停产。根据审计署长沙特派办2005年的调研结果,“毒菜风波”造成映武黄花集团10151吨黄花菜库存积压,占压资金9244万元,未收回货款2887万元,总资金缺口达到1.9亿。
“我听说是有领导给了他一些许诺,不然不可能亏本收菜,更不可能贷到款。”59岁的毛传国是祁东当地的黄花菜商,他说,2004年李映武是用真金白银把整个镇(祁东县石亭子镇)的库存给扛了下来。
“他是个好人。”这是李映武在2004年最大的收获,几乎每个罗江村村民都这样评价他。2006年,李映武以全票获选罗江村村主任。
银行追债,白条无法兑现
在罗江村操场“主席台”悬挂的诸多李映武与领导合影中,可见的最后一张的时间定格在2007年。那一年,映武黄花集团资金链的问题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大家对李映武这个“好人”的感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家里放着一大摞映武黄花集团打的白条,从2007年开始,被拖欠的菜钱有60多万元。”2013年5月14日,罗江村黄花集团的院子里,毛传国不停地抽着烟,一根烟还没有抽到一半,就会扔掉然后再点上一根。
在罗江村的487户村民中,目前有300多户手里有映武黄花集团的白条,拖欠金额总计200余万元。那些曾经和李映武一起长大的“叔叔婶婶”们,越来越难见到他。“他现在不敢回来,回来肯定会有人找他的麻烦。”毛传国说。
实际上,由于收购黄花菜需要大量现金,多年以来映武黄花集团一直是通过打白条的方式先从菜农手中拿菜,等找到买家之后才结清菜款,十几年下来李映武的信誉还算不错,所以菜农们也没有在意。
一边是不断向菜农打白条,一边是不断从银行获得贷款……实际上,李映武正是以这样的模式维系着自己黄花菜生意的资金链条。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5年间,银行每年平均给映武黄花集团贷款达6200余万元,公司共付出利息近3000万元。
2006年,情况急转直下,从1997年开始就与映武黄花集团建立了信贷关系的省农行突然“翻脸”,不仅停止贷款,而且开始追债。
当时,省农行认为映武黄花集团在2004年申请贷款时,隐瞒了所需资金的真实情况:申请了1亿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经过测算,公司所需收购资金仅为2355万元。而参与贷前调查的农行工作人员也被开除。
在一份回复衡阳市农行的信函中,省农行指出,映武黄花集团的经营活动中政府行政干预过多:“为了农民利益,政府部门要求企业对黄花菜收购长期采取‘保护价格’收购,致使企业利益受损;政府部门许诺的优惠政策,企业为了迎合政府形象工程,享受优惠,无计划盲目扩张,多处购地,搞固定资产建设,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其内部资料称,从2002年省农行向企业发放3000万元项目贷款开始,映武黄花集团就没有严格按照银行评估论证进行投入,衡阳工厂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8500万元,项目总投资比原评估时增加4210万元,实际投资达到1.396亿元。
银行不再支持——一夜之间,映武黄花集团脆弱的资金链突然断裂,不过凭借长期以来累积的信用,李映武依然能够用打白条的方式收购着菜农手中的黄花菜。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李映武打的白条就逐渐还不上了,此后几年欠下的菜款越来越多。
对于映武黄花集团的逐渐崩盘,罗江村村支书李聚宝有些失落,“近几年黄花集团和政府的关系有些疏远”。在他看来,“现在不管是哪个民营企业,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保护,很难生存。”
2008年,原祁东县委书记蔡敦成因腐败案被“双规”,李映武也在看守所里待了两个月。检察机关需要了解李映武是否与蔡敦成有关,以及他是否将农行贷款挪为己用。
李映武说,不会欠农民的钱
2013年5月10日上午,祁东县人民法院就湖南映武黄花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四个子公司破产清算案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李映武本人并未出现。
当天,出席会议的债权人共692人,代表债权额约为3.67亿元,其中涉及祁东县下属七个乡镇2-3万户菜农和商贩的债权有2000多万元。
由于第一大债权人农行祁东县分行对破产方案投了反对票,因此在法律上,当天并没有正式宣告黄花集团破产。
“黄花集团现在是一分钱都没有了,连这个申请破产的费用都是祁东县委县政府垫付的。”负责该破产案件的祁东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肖湘祁说。
摆在法院面前最大的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破产方式能够让菜农的债务得到偿还。而在祁东县农办书记谭炳朝看来,映武黄花集团破产之后,如何让其它企业成为替代者,让黄花菜产业在祁东继续发展,是当地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
谭炳朝说,映武黄花集团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了一定的议价权,倒闭之后不仅会影响祁东黄花菜的销路,同时也容易发生“菜贱伤农”的情形。祁东县目前正在研究加强力度,扶植别的企业(例如,在映武黄花集团危机后迅速壮大的祁东有吉食品和湖南吉祥食品),“但是至少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映武黄花集团破产前的水平”。
当被问到县政府是否会帮忙解决映武黄花集团欠下的3.67亿元债务时,谭炳朝的回答很干脆——“不会”。
现在李映武已经很少出现在祁东,毛传国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2012年3月。
罗江村村支书李聚宝也苦笑着说,最后一次见到李映武是在今年5月9日,也就是债权人会议的前一天,“他回来得很急,交代了一点事,当天就走了”。李聚宝说,李映武现在换了手机号码,他们之间是“单线联系”。
在祁东的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回到长沙,几番周折才和李映武取得了联系。
在电话那头,李映武说,自己从2012年年底开始就很少在祁东活动了,在祁东欠下的巨额债务已经交给法院处理了。“我不会欠农民的钱。”李映武强调说。
目前,李映武正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筹备新的公司,还是做黄花菜,名字已经想好了,叫“中国黄花集团”。
“当地政府非常支持,公司最早明年就可以挂牌,2017年我会回到祁东。”李映武说。
2013年,刘永好和马云功成身退,分别辞去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李经纬在4月病逝,而背井离乡的李映武,即将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