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的“有为”与“无为”
湖南经济网讯(作者 舒啸) 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其决策者,对企业的兴衰存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又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都表明了“带头大哥”的无比重要性。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其管理风格则直接决定了管理效果。我们知道,有些管理者擅长举重若轻,“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管理者则举轻若重,事必躬亲。
其实大家公认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也就是实现“不管之管”的目的,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要想使管理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管理者就要将监督和指挥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员工的自主化管理。当一个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的时候,他所在的企业必然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
企业管理的“有为”与“无为”
实现无为而治当然并非什么都不管,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懂得顺势而为。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运用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等经济规律,充分考虑到项目投资的时滞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周期规律与时滞特点,服务企业发展的需要。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管理者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掌握规律,顺势而为。
管理者在“小事”上要有所不为,在“大事”上要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高层管理者在识贤、求贤、用贤上决策时应有所为,在人才的具体工作执行时则无所为,不越位管理。在中国古代,人们从历代治国成效经验中,早已认识到“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的道理。在用人上对于贤臣必须高度信任,充分放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与发挥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而不是越俎代庖。
高明的管理者懂得事前有为,事后无为。任何事情,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事前有为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管理者还要懂得在占有资源上无为,在利用资源上有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利用多少资源,整合多少资源,要善于借力使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在于你会做多少具体的事务,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发动集体的力量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管理者尤其要注重加强培养自己驾驭人才的能力,知人善任,了解什么时候什么力量是自己可以利用以助自己取得成功的。四两拨千斤,聪明的人总会利用别人的力量获得成功。领导者最大的本事是发动别人做事。
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境界呢?
第一,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管控活动。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大事小事一把抓”,甚至还要“一杆子插到底”,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必然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第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实行简单化管理。
第三,要想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众所周知,“人治”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第四,经营管理要建立合理预期,努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会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建立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企业的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方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会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就会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风险大增。
因此,有管理学者认为,让自己无用,团队有用,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战略部署;让自己无能,团队有能,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所在;让自己无为,团队有为,是管理者在企业最大的作为。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运营的格局、战略、思维、运作的模式和系统都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就如同树干从根部不断地吸收养料和水分输送给大树的枝枝叶叶。企业管理者需要用一种明确的思路指挥全局,最终实现无为而治,这才是立大业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