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布袋木偶:指尖上传承的千年技艺

作者:       来源:
 新华网福州9月26日电(记者孟昭丽 董建国)贪官正叼着烟袋洋洋自得,突然梁山众好汉一拥而上,他们或舞枪弄棒,或搭弓射箭,和官兵们扭打成一团,上演了一出智救卢俊义的好戏……26日,在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大名府》上演,观众们乐得前仰后合,掌声不断。

    幕后,洪惠君和他的徒弟们正忙于表演,小小的掌中木偶生旦净末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灵动异常。

    55岁的洪惠君是国家一级演员,就职于1951年成立的漳州木偶剧团。就是在这个戏台上,他靠着一双巧手,带给了观众40余年的欢笑。

    洪惠君说,他幼年时,母亲用一种锯末粉加泥土,做成木偶的头像,然后缝上布料,卖给小孩子们。这种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就对木偶戏充满了向往。

    “我14岁就来到漳州市木偶剧团跟着师傅练功。”说着,洪惠君将食指和中指分成了90度,“那个时候,我每天将两个指头分开下压半个小时,起码要练习三年多才有这样的效果。”

    学习布袋木偶戏,有一套严格的手指训练法,食指和中指劈叉只是其中一步。演员还需要练习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并排往后压,以及大拇指倒扣在食指上面的功夫。

    “我们在表演节目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食指不动,其他手指做各种动作。”洪惠君说,“大家看到的各种精妙的武打动作,都要靠手指来完成。”

    “要做好这些动作,没有其他办法,只有苦练。特别是到冬天,劈手指的时间长了,手指头就会发紫,整个都僵硬了。”洪惠君说,“按行里的规矩,一般基本功练习三年才可以出师。实际上,很多动作远非三年可以学会。一辈子表演,一辈子学习。”

    据介绍,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

    “最难的是双手操偶”,洪惠君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两个木偶舞弄起来,“你看,我左手持生角,右手持小旦。二人一前一后,一边是如花美眷,一边是玉树临风,这边是袅袅婷婷、步态羞涩,这边是举止合度、步态沉稳,两人的区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一个演员通常要学会表演多个角色,最多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先后扮演三、四十个角色,这就需要一心多用,呼应自如。”洪惠君一边说一边给记者讲解各个角色的指法特点,技艺炉火纯青。

    出师后的洪惠君将《水浒传》等历史经典名著中的人物都搬上了木偶戏台,他的手法越来越老练,观众也越来越多。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而立之年的洪惠君却当了一年车床工。“那个时候,剧团里的人走的走,散的散,基本所剩无几。”洪惠君说,“到了90年代初,地方开始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木偶剧团又开始红火起来。”

    1999年,洪惠君获得了中国戏剧导演最高奖“文化导演奖”。

    如今,洪惠君所在的剧团每年都要演出100多场。“近年来,剧团已在40多个国家交流演出,外国人对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都很感兴趣,他们惊讶于用手指就可以完成各种耍盘子、舞棍子、舞长绸的动作,无论到哪里,我们都获得了阵阵掌声。”

    在漳州市木偶剧团的楼上,漳州木偶艺术学校的56名学生正在这里学习木偶雕刻和木偶表演艺术。“上海戏剧学院也帮剧团培养了15名学生。”洪惠君庆幸这一手绝活将后继有人。

    “我们正在排练《海峡女神》,随后会和台北木偶剧团一起参加福建第25届戏剧会演。”洪惠君说,“相信这个古老的艺术一定会传承下去”。(完)